近年来,江阴高新区围绕打造“具有影响力、世界一流的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高起点定位,延伸产业链,建设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这是江阴高新区的做法之一。据介绍,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产业链完整、发展迅猛,已建成1个省级产业技术联盟(江苏省高性能金属线材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特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兴澄特钢研究院等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核心研发机构,充分依托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扬子江科技企业加速器和产业园等载体,形成了特钢新材料——高端制品——下游应用的产业链条,集聚了兴澄特钢、法尔胜泓昇集团、比利时贝卡尔特、中南重工、东辰机械等一批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如今,江阴高新区已成为全国Z大的特种钢“替代进口”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在县域经济区域产业升级、产业振兴进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和示范效应。2014年,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全国32个产业集群试点之一,同时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创新化,把握关键环节,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这是江阴高新区的做法之二。在推进特钢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江阴高新区以开放的心态、化的视野,牢牢把握产业培育发展关键环节,力求重点突破,带动产业全局发展。
江阴牢牢把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将特钢新材料产业作为江阴高新区打造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产业之一,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特钢新材料及其制品科技产业园,全力推进特钢新材料产业发展。同时启动建设江阴高新产业技术研究院,下设特钢新材料产业研究所,以提升特钢新材料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关键性、创新性以及前瞻性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向企业转移技术成果,培养、输送人才。协调、组织对集群相关企业发展中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促进产品更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成为能持续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和基地。负责技术研发、投融资、科技招商、科技孵化、公共检测、科技咨询、人才培育等。
在积极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的同时,江阴注重大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从Z早引入贝卡尔特开始,到近年来如兴澄特钢与北欧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的投资15亿美元的特种钢板深加工项目,华泰汽车集团投资70亿元的变速箱项目等,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引入不断推进集群从技术、人才及配套中小企业及服务机构的不断提升与壮大,加快形成全球领先的千亿级特钢新材料及金属制品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通过强强联合,内外结盟,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创新效能。引导集群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龙头企业协同创新,加速产业链相关产品创新,不断提高集群的竞争力。德国采埃孚公司、德国舍弗勒集团、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日本日产汽车集团、德国宝马汽车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都纷纷成为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相关企业的重要客户和合作伙伴。通过与国外配套知名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集群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水平。
以创新为核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这是江阴高新区的做法之三。
江阴高新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着以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集群中创新型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了一条从逆向创新到自主创新的道路,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水平的重点产品。
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在高洁净冶炼钢技术、高碳钢高精度低缺陷空轧控冷技术等特钢关键生产技术方面,通过多年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其相关产品通过检测与日本新日铁、日本住友小仓等世界老牌一流特钢企业的同类产品在关键基础成分方面性能一致并具有高强度;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稳定性高等优势。去年,该公司的高品质轴承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成功实现国内自主产品代替国外先进产品。汽车用齿轮钢通过了德国大众、美国卡特彼勒的实物认证和体系认证,成功迈入市场。
通过多年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建立集群基础工艺创新体系,有效整合内生创新资源,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掌握部分全球行业话语权。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通过50多年的创新发展,自2009年起在金属制品领域一直保持着全国、亚洲第二、世界第五的地位,成为全球Z大的预应力钢绞线研发和生产基地、全球Z大的输送带用钢丝绳研发和生产基地、全球Z大的精细钢丝绳(微绳、特绳)研发和生产基地,全球规模Z大、技术Z先进的缆索及路桥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其代表中国承担标准化组织钢丝绳技术委员会(ISO/TC105)秘书处,至今已完成ISO标准复评16项,出版新ISO标准两项,代表中国首次提出的桥梁缆索用钢丝标准已成功立项。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