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变强筋骨

发布时间:2014-07-07

襄阳东风合运物流公司平均每天发送东风轻卡等汽车400多辆。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目标,坚持改革创新,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以务实的作风保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良好态势。今日起,本报推出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从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城市建设、金融服务、创新与人才、文化旅游、生态建设、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等方面,反映我市上半年科学发展取得的成就,鼓舞全市干群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6月30日,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扩能项目、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工厂扩能项目、湖北新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万套轿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等11个项目集中投产。
 
  在襄阳,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有眼光的投资者奔赴这片热土,与襄阳人民携手,描绘跨越发展的蓝图。
 
  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在襄阳,传统产业焕发活力,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声名鹊起。襄阳产业因“聚”而变,产生了巨大效应。
 
  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44.3亿元,同比增长17.9%。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7%,高于全国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9.21亿元,同比增长28%。
 
  产业集聚下的襄阳厚积薄发、动力十足,向着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昂首迈进。
 
  市经信委主任葛秀全认为,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加快发展龙头带动作用明显、配套协作紧密、创新动力强劲、平台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是我市今后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支柱产业做强做大
 
  进入2014年,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齐发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6月,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Q6102HBEVA型纯电动城市客车等8种新能源车,全部进入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这意味着,这8种新能源汽车拿到进军全国市场的“通行证”。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推进,众多企业开始抢滩襄阳。总投资6.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基地日前期工程投产,已形成6000辆的产能;二期工程投产后,产能将达到3万辆。加上英菲尼迪在襄阳国产,标志着襄阳汽车产业在向系列化、高端化、自主品牌化迈进。
 
  襄阳龙头产业——汽车产业,延续了自去年4月以来稳步增长的势头。1至5月实现产值641.4亿元,同比增长18.7%,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6.11%。东风四大主机厂生产全面增长,其中神龙襄阳工厂产值同比增长27.65%,风神增长24.71%,德纳车桥增长7.59%,东风股份增长4.04%。
 
  受企业机器人市场利好以及转型升级的带动,装备制造业出现高速增长,1至5月产值同比增长24.9%。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铁路、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子行业增幅均在30%。
 
  今年以来,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增长30%。“企业接单情况非常不错,已经排到了8月。尤其是取出机ES-II系列产品,市场反响好,产销两旺,当前月产量已经从预测的230台增加到每个月300台以上。”中日龙总经理王炼表示,订单丰厚,背后的“底气”来自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近年来,中日龙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了技术含量,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市场。
 
  云计算产业发展迅速,推动襄阳市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蓄电池以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拉动下,1至5月,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4.8%。
 
  依托特色产业园区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在经济发展中,产业集聚是必然选择,其形成的低成本效应、分工效应、品牌效应、竞争效应等,能使集聚企业获得更好的外部环境、更低的市场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更多的利润。
 
  为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襄阳依托14个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产业聚集地的承载能力。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行业领军型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大项目,形成一批企业相对集中、特色比较鲜明、市场份额较大的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完整,涵盖了襄阳市“一个龙头、六大支柱”各个产业,各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均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如东风汽车股份公司、风神襄阳公司和神龙公司襄阳工厂产值均在百亿元以上;再生资源产业园以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周围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发展。
 
  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也从渐渐聚合的产业集群中发现了无限商机,纷纷入驻襄阳。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众多与之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带活整个产业链。
 
  产业集聚产生了巨大的“聚变效应”。我市依托东风汽车公司襄阳基地,形成关联企业200多家的大型汽车产业集群,拥有汽车整车、动力、研发、核心零部件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东风股份、东风德纳、风神汽车、神龙汽车四大主机厂产值占高新区汽车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同时带动了数百亿元配套产业发展。
 
  以追日新能源、北方光电、国网绝缘子、回天胶业、大同等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主要生产光伏逆变器、特种光学玻璃、合成绝缘子、汽车粘胶剂和气磁发动机、磁能发动机等产品,企业产销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均为。枣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百亿产业,枣阳市与杭州市、临沂市并列为我国三大摩擦密封材料生产基地。枣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特种车)年生产摩擦密封材料20多万吨,占全国2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二,产品出口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
 
  改写世界豪车市场格局的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落户襄阳后,襄阳成功引进了NTN、日发、东普雷、阿尔法、东风伟世通、伟巴斯特等30多家知名供应商,进一步完善了汽车产业链。
 
  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状况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总额41.75亿元,同比增长29.9%。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纳入监测的150户重点企业完成产值1006.5亿元,同比增长15.8%。中日龙、宇清科技、龙蟒钛业、亿金科技、史迈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等产值成倍增长,日发、襄轴、康明斯、群龙等12家企业产值实现50%以上增长。
 
  主动作为真情服务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发展的实践证明,服务也是生产力。加快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强服务、优服务作为有效保障。
 
  今年以来,襄阳在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投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同时,加大了对企业帮扶、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实施了“直通车”服务,提升协作配套能力。支持优势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襄阳科瑞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自主开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推出新产品,但资金缺口较大。市经信委在了解企业诉求后,积极促成襄阳博润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对科瑞杰公司进行500万元股权投资。
 
  今年以来,市场需求不振、投资增速下滑、过剩产能化解、转型发展阵痛等不利因素困扰着企业,企业急需得到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以提振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实现困境突破。为此,我市举办论坛讲座、发布分析报告,为企业把脉问诊。坚持和完善每月25日全市工业生产快报制度。每月25日市领导组织召开工业经济运行预测预警联席会议,对用电量指标、CPI指标、PPI指标以及企业景气指数等经济先行指标,进行重点分析监控,并结合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在时间向企业发布,实施有效指导。启动建设了300家重点企业运行信息直报平台,分析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运行态势,适时发布信息预警,制订对策建议。
 
  做大融资担保平台。我市将市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加到4亿元,提高担保能力,并建立了企业还贷调度资金,累计为13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1亿元。积极为工业企业扩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创投基金平台建设,促成上海博润股权投资基金对我市20余家龙腾、星火工程企业进行投资评估,储备了部分拟进行股权投资或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推进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后劲。市经信委对全市588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逐个编制推进路线图。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协调、督办、推进机制,为金鹰重工等28家企业解决了74个问题。
 
  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启动实施百家龙头骨干企业“龙腾计划”和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星火工程”。组织16个专班开展“双百企业”大调研活动,研究制定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
 
  襄阳服务企业效率的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1至5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80.8亿元。(襄阳政府网)
微信
weixinsao佰联微信平台
微信号码:BL168168
微信
weixinsao轴承通

 

佰联声明
  • 本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我们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本网编译和自行采编制作的信息,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注明:“来源:佰联轴承网”。
  • 本网所有信息敬请投资者谨慎采用,本网不承担因信息失实、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 如果本网转载的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29-82491203。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