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太阳能、风电遭遇发展瓶颈

发布时间:2013-07-31
  2011年3月福岛核事故发生前,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始终拒绝引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IT),那时候的日本只看得见核电。
 
  福岛事故之后,情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大多数核电站的暂时关闭,以及2012年7月开始实施FIT,横跨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在很大程度上起航了。
 
  在2011年3月被海啸引发的洪水席卷的福岛地区,工人们现在正在安装太阳能板,这里的公园变成了一个大型太阳能发电厂。发电厂的经营者日本三井商行(Mitsui)期望所有的太阳能板尽快开始工作,实现年发电量2.1吉瓦时,并将其卖给地方供电商东北电力公司(Tohuku)。
 
  自2012年起,日本的太阳能项目遍地开花。北海道利用闲置的空地建造了大型太阳能发电厂,其装机占日本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的20%;日本南部阳光灿烂的九州岛也同样是太阳能发电的热门地区。今年3月,能源工程公司JGC在九州岛启动建设了一座装机为26.5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按照JGC公司的说法,该电厂是目前日本现役太阳能发电厂中装机Z大的一座。
 
  日本太阳能发电的FIT价格高达43日元/千瓦时,远高于零售商业平均电价的14.59日元/千瓦时。在FIT实施后的2012年7月至11月,日本申请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3.6吉瓦,其中太阳能占到3.3吉瓦。
 
  日本政府日前又进一步将太阳能FIT价格降低至37.8日元/kWh。昭和壳牌石油公司(Showa Shell Sekiyu KK)董事长Jun Arai近日向《华尔街日报》透露,短期内他认为投资者们对太阳能项目的兴趣不会减弱,这是补贴的结果。高盛投资公司(Goldman Sachs)3月宣布,将带着可再生能源投资基金进入日本市场。与此同时,METI也宣布将向那些借用居民屋顶建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
 
  投资者们也在强化对日本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支持。2012年,日本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大涨75%,升至124亿美元,这与其他发达国家因经济疲软而纷纷削减清洁能源投资的大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如此,日本10大公共事业公司的化石能源发电量去年仍然增加了10.2%,约占这10家公司总发电量的88.3%和日本全国发电总量的90%;地热和其它不包括大型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产能提高了12.5%,但实际发电量仅占到10家公司总发电量的1.6%。而在日本的总体发电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仅为3.8%。这并不是可再生能源推广者们所希望看到的。
 
  日本可持续能源研究所(ISEP)负责人Tetsunari认为,经历了2012年的繁荣,日本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到达了一个十字路口。可再生能源在经济层面具有很强的盈利性,但它的并网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障碍。目前日本电网仍被各大公共事业公司垄断,它们总会用各种手段来阻碍、减缓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
 
  METI应当向电网施压,使其接纳可再生能源。但Tetsunari认为,政府方面非常保守且内部意见不统一。大部分当局和行业保持着集中供应模式,他们并不希望出现更多样化的分布式能源电站规划,他们想要保持对市场的垄断。行业对核电依然保持积极立场,由于安全问题被迫转变态度,但又刻意同可再生能源保持距离。
 
  尽管并网存在问题,但风能投资者却正在逆流而上。软银(Softbank)的能源子公司SB Energy正计划修建一座111兆瓦风电场,并有意在北海道开发两个装机分别为340兆瓦和1吉瓦的风电项目;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与其合作者则宣布将在日本北部推进一个250兆瓦的风电项目;核电巨头东芝和日立正在合建一个300兆瓦的离岸风电项目。
 
  但要并入电网,风电面临的问题比太阳能还大,同时它还要面临复杂的环境影响评估。东京本土企业Green Power Investment此前计划在Kizukuri安装55个风力涡轮机,后来发现这将对当地松树林生存构成威胁,结果这个原本将有望成为日本Z大离岸风电场的项目被迫重做大量环境评估,导致项目停滞不前。
 
  尽管困难重重,Tetsunari仍相信可再生能源前途光明。他相信这是全球趋势所在,也相信众多能源公司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热情终将迫使政府做出改变。尽管METI和电力行业经常在谈判桌下做文章,但随着众多投资者进入市场,这种保守的商业模式终将烟消云散。
微信
weixinsao佰联微信平台
微信号码:BL168168
微信
weixinsao轴承通

 

佰联声明
  • 本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我们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本网编译和自行采编制作的信息,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注明:“来源:佰联轴承网”。
  • 本网所有信息敬请投资者谨慎采用,本网不承担因信息失实、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 如果本网转载的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29-82491203。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