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先进设备制造业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内容,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轴承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品,轴承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的高低。轴承产业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浙江制造业的一个窗口。
一、全国轴承行业概况
2010年全国轴承年产量150亿套,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销售收入1260亿元,同比增长36.8个百分点。目前全国约有3000余家轴承及配件生产企业,从业人数约30多万人。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1440余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14家,年产值超30亿元的企业5家。轴承产能位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轴承制造大国。但轴承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产业的集中度底,CR10、CR30 长期在30%、45%左右徘徊,Z终导致国产轴承在国内外中低端市场形成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而在一些高端领域,如航空、高铁、精密数控机床、高精度轧机和高可靠性风力发电机组等领域,由于稳定性、一致性不够,寿命可靠性较差,未得到用户认可,仍全部或大部分依赖进口。近几年轴承进出口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上。虽然出口与进口轴承产品数量之比在2-3倍,但由于我国出口的大多为低中档产品而进口的是高档产品,近几年轴承行业出现贸易逆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8.1亿美元,为历年之Z,2010年贸易逆差达到5.1亿美元。
二、浙江省轴承行业概况
2010年,据对浙江省279家轴承企业的统计,轴承产量达45亿套,同比增长41%,销售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34%,出口创汇9.1亿美元,同比增长51%。从业人数9万余人。目前浙江省已有近2000家民营轴承及配件企业。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1家,年产值超30亿元企业3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轴承生产大省,在全国轴承行业轴承主营收入前40强中,浙江占13席。
(一)浙江省轴承产品特点和企业分布情况
浙江省轴承产品以微小性轴承为主,近几年逐渐向中大型轴承延伸。产品结构主要以深沟球轴承为主,但圆锥轴承、圆柱轴承、滚针轴承、汽车轮壳轴承、离合器轴承、汽车张紧轮轴承、水泵轴连轴承、直线轴承、关节轴承等品种也逐渐得到发展。
浙江省轴承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宁波、台州和绍兴三个地区。宁波地区以微小型深沟球轴承为主,中小型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生产企业也在逐步增多。台州地区以中小型深沟球轴承为主,绍兴地区以汽车轴承、非标轴承为主。上虞、嘉善、丽水、萧山等地区近几年也出现了几十家轴承生产企业。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我省企业规模大小悬殊,质量差异较大。
三、浙江省轴承产品质量状况
(一)质量概况
浙江省大中型企业的轴承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企业拥有多条自动生产线,产品部分质量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外先进产品的实物质量,但价格却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给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如用于家用电器的微小型深沟球轴承,世界巨头瑞典SKF公司的原产地产品已基本退出该领域,日本NSK也快速缩小市场份额。这类大中型轴承企业生产Z近几年进行了二次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制造设备的档次,扩大了生产量,提升了产品质量。
家庭作坊式企业在浙江省尚有几百家,产品以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关节轴承、直线运动轴承、无油轴承和滚针轴承为主。生产设备基本处于七、八十年代水平,缺乏检验手段和技术力量,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从轴承具体质量指标上看,浙江省轴承产品在尺寸精度、振动噪音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规模企业甚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寿命可靠性和密封性能指标尚仅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较大。
(二)2010年度监督抽查情况
2010年浙江轴承产品省级抽查抽检计划数为180个批次,实际完成180个批次,完成率为100%;180个批次中合格批次为153个,不合格批次为27个,批次合格率为85.0%;质量指数93.5%。
1、总体质量情况
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但批次合格率依旧偏低。产品批次合格率在07年触底后,得到稳步提高,但五年来的产品批次合格率始终未超过85%,说明小企业的产品质量不高,已拖了轴承整体质量的“后退”,影响了轴承产品的批次合格率;08年以来产品质量指数提高至90%以上,说明浙江省轴承产品的集中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规模相对较大企业产品质量相对较好。所以小企业的质量水平较低,是影响我省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2、分地区质量状况
浙江省轴承生产重点分布在宁波、绍兴和台州三个区域,杭州、嘉兴、温州和丽水为次生产区域,衢州、湖州和金华轴承生产企业相对较小,产值较低。2010年监督抽查涉及宁波、绍兴、台州、杭州、丽水、衢州六个地区,基本覆盖了省内所有轴承生产主区域。2010年滚动轴承产品省级监督抽查结果分地区统计结果见下表。
地区
|
受检企业数
|
受检批次
|
合格批次
|
批次合格率(%)
|
受检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
合格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
综合合格率(%)
|
杭州市
|
10
|
10
|
9
|
90.0
|
26092
|
25421
|
97.4
|
宁波市
|
40
|
40
|
35
|
87.5
|
122760
|
117360
|
95.6
|
绍兴市
|
100
|
100
|
84
|
84.0
|
113538
|
100628
|
88.6
|
台州市
|
17
|
17
|
15
|
88.2
|
46122
|
44422
|
96.3
|
丽水市
|
10
|
10
|
7
|
70.0
|
4110
|
3310
|
80.5
|
衢州市
|
3
|
3
|
3
|
100
|
19000
|
19000
|
100
|
合计
|
180
|
180
|
153
|
85.0
|
331622
|
310141
|
93.5
|
3、丽水地区轴承质量情况分析
质量状况有明显改善,但在全省相比依然较低。 在丽水地区共抽查10家企业的产品,有3家企业的产品判为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尺寸精度(3批次)。与2009年相比,批次合格率上升5.7个百分点,综合合格率下降12.4个百分点。丽水地区轴承生产企业基本上为小型企业,生产装备落后,质量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不少企业采用偷工减料、故意采购次品零件等方法来降低成本,进行低质低价竞争。但经过几年的监督抽查,质量状况做逐年改善(06年异常),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4、全省轴承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材料及热处理问题(12批次)、寿命可靠性(9批次)、尺寸精度(8批次)、密封性能(4批次)。
(1)寿命可靠性和热处理质量
轴承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配套主机的寿命和可靠性。轴承产品的寿命与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原材料轴承钢的质量、热处理质量、制造工艺和外购件滚动体的质量。轴承钢生产工艺水平决定了轴承钢的质量,同时也决定了轴承钢的价格。目前已被淘汰的非真空脱气钢在浙江市场又有出现,同样的所谓轴承钢价格相差50%以上。低价竞争加上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对轴承钢的检验手段,导致无法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指标。这是浙江省轴承产品寿命可靠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热处理质量也是轴承产品寿命可靠性较低的原因之一。由于浙江省绝大部分中小轴承企业的零件热处理都是委托专业处理厂进行,由于这些专业处理厂规模小、设备落后、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较低,不能根据不同零件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从而导致轴承零件热处理质量不稳定。而轴承企业往往缺乏热处理质量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无法对外协热处理质量进行把关和控制。此外,“偷工减料”也是影响轴承产品寿命可靠性的原因。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一些较大尺寸的轴承采用管料车加工工艺代替常规锻造工艺或冷碾工艺。这些行为均影响轴承产品的寿命可靠性。另外,浙江省轴承产品的滚动体均为外购件,由滚动体专业生产厂生产。抽查结果显示有近40%的轴承寿命不合格是滚动体寿命不合格造成的。目前滚动体还未纳入浙江省监督抽查评价范围。寿命不合格是浙江省轴承存在的普遍问题。
(2)密封性能
轴承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密封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密封结构的设计、密封件质量和内外圈密封槽的加工精度。浙江省有95%以上的轴承企业没有密封性能试验设备,根本不清楚自己的产品密封性能如何,也缺乏密封性能质量的概念和控制意识,抽查不合格也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高。密封性能不合格也是我省轴承的共性问题。
(3)尺寸精度
尺寸超标将导致轴承与主机装配出现问题,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尺寸精度不合格关键在于量值传递上出问题。本次尺寸精度不合格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丽水和绍兴地区,故建议丽水和绍兴市质监局引起重视,帮助轴承企业建立起量值传递系统,避免低级错误的再次发生。
四、浙江省轴承业的地位及形势分析
从全国和浙江轴承行业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浙江轴承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山东、江苏、大连、洛阳等地轴承企业的快速崛起,浙江轴承占全国的份额正在快速下降。轴承产量从2003年以前占全国60%以上,下降到2010年的30%左右,轴承出口量从2003年以前的6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34%左右,并且有加速下滑的趋势。浙江轴承的地位将受到严峻挑战。但值得欣慰的是销售收入在全国的份额始终维持在30%左右,出口创汇下降的幅度小于出口量下滑的幅度,说明浙江轴承价值在不断地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增加(详见下表)。
浙江轴承占全国份额
年度
|
轴承产量(亿套)
|
销售收入(亿元)
|
出口量(亿套)
|
创汇(亿元)
|
||||||||
浙江
|
全国
|
份额
(%)
|
浙江
|
全国
|
份额(%)
|
浙江
|
全国
|
份额(%)
|
浙江
|
全国
|
份额(%)
|
|
2000
|
15.2
|
22
|
68.3
|
63.2
|
240
|
26.3
|
8.6
|
14.8
|
58.0
|
2.8
|
6.66
|
42.2
|
2001
|
15.6
|
25
|
62.4
|
71.8
|
250
|
28.7
|
10.8
|
15.4
|
70.0
|
3.3
|
6.8
|
48.4
|
2002
|
18.2
|
28
|
65.3
|
93.6
|
280
|
33.4
|
11.2
|
17.4
|
64.5
|
4.0
|
7.4
|
53.1
|
2003
|
21.7
|
32
|
68.0
|
104.6
|
320
|
32.7
|
11.2
|
19.4
|
57.5
|
3.8
|
8.4
|
45.0
|
2004
|
24.9
|
49
|
50.5
|
123.4
|
446
|
27.7
|
11.4
|
22.7
|
50.3
|
4.4
|
11.4
|
39.4
|
2005
|
30.9
|
60
|
51.5
|
159.5
|
520
|
30.7
|
14.3
|
24.7
|
57.9
|
5.8
|
14.1
|
41.6
|
2006
|
36.1
|
71
|
50.8
|
190.6
|
620
|
30.8
|
14.5
|
28.5
|
50.8
|
5.9
|
16.5
|
36.2
|
2007
|
41.4
|
90
|
46.0
|
240.7
|
760
|
31.7
|
16.9
|
32.3
|
52.2
|
7.5
|
19.6
|
38.46
|
2008
|
42.44
|
100
|
42.4
|
278.5
|
880
|
31.7
|
16.4
|
38.6
|
42.5
|
8.6
|
29.0
|
29.7
|
2009
|
34.04
|
110
|
30.9
|
263.0
|
920
|
28.6
|
11.1
|
27.0
|
41.1
|
6.1
|
20.2
|
30.2
|
2010
|
45
|
150
|
30.0
|
354
|
1260
|
28.1
|
14.1
|
41.4
|
34.1
|
9.1
|
33
|
27.6
|
五、浙江轴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型企业的质量低下影响轴承行业良性发展
虽然浙江省规模企业轴承质量水平逐步提高,部分企业随着二次投入,制造设备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高,而不少小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生产设备落后,检验手段和检验技术力量缺乏,面对原材料涨价,通过减料的方法降低成本,产品低质低价冲击市场,扰乱了市场秩序。给轴承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二)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制约了轴承行业的质量提升
尽管浙江省大中型企业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一些关键质量指标如寿命可靠性、密封性能、高速性能、P4级以上高精度轴承制造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另外,浙江省企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缺乏原创技术和专利产品,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生产的轴承产品大多数处于仿制水平,产品附加值不高,靠低价竞争赢得市场。如浙江省出口产品以普通级微小型球轴承为主,2010年出口产品平均单价0.65美元/套,虽然平均单价逐年提高,但仍不到欧、美等国同类轴承的1/3,利润非常低。目前高速铁路轴承、中高档轿车轴承、精密数控机床轴承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基本被国外进口产品所占领,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浙江省轴承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政策扶持、引导尚显不足
浙江省轴承及配套企业近2000家,规模企业仅285家,小企业仍占多数,工艺及生产设备落后,缺乏必要检测手段、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市场什么好销就仿制什么。进行低价销售,恶性竞争,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针对全省轴承行业缺乏统一规划,差异化发展。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以实现产品互补,相互兼容。轴承行业是一个基础行业,近年已引起洛阳、大连以及山东省等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扶持力度明显加强。做为轴承Z主要产地的浙江,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应进一步加强。
六、建议
为使浙江省轴承产业在竞争中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并持续快速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和节约资源意识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生命。要在企业中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强化质量强省方针,广泛宣传这里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提高质量就是节约资源。如浙江省轴承行业2010年产值354亿元,如果产品综合合格率下降1%,就意味着产生3.54亿元的不合格产品。若流入市场,既带来质量安全隐患,又造成3.54亿元的直接浪费和人力、电力、原材料等难以估计的间接损失。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是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鼓励名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质量提升
浙江轴承行业已拥有博士后工作站4个,国家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6个,名牌1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浙江名牌11个,这些企业技术力量较强。政府应在科研立项、贷款发放、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支持其做大做强。特别是要鼓励企业在国外产品垄断的领域有所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中小企业,要鼓励企业积极改善加工工艺,引进先进的车、磨、铣加工自动生产线和装配自动线,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促进其做专、做精、做特、做新差异化发展。引导企业找准市场定位,脱离低价竞争路线,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上质量、上档次。
(三)建立轴承研究与检测的公共平台
由于大部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轴承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议由政府、协会牵头成立轴承研究与检测的公共平台,为轴承企业输送设计、工艺、检测等关键技术,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研发新的产品,为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为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开展轴承行业人才技术培训,召开质量技术分析研讨会等,让企业及时掌握产品技术标准变更情况和轴承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把好产品质量关。
(四)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一是扩大轴承产品监督抽查的覆盖面。目前每年进行产品监督抽查的轴承企业数在200家以下,相对浙江省2000余家生产企业,抽查数量相对较少。尤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抽查力度。
二是将轴承零配件纳入监管范围。浙江省有500-600家轴承零配件的专业生产加工企业,诸如钢球、保持架、密封圈等。这些零配件已成为商品零件。规范和提高零配件的产品质量,可以大大提高轴承产品的质量。
三是对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针对两极分化情况,对监督抽查中不合格属于故意制假、售假的企业和连续两次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重不合格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增加跟踪抽查和巡回检查频次,对制假售假、偷工减料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同盟标准、协会倡议、企业承诺等形式提高企业责任人的质量意识,促进企业自律。(来源: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