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新兴产业渐入佳境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发布时间:2017-07-07

战略新兴产业正步入一个关键期,中国需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在当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费志荣5日在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预计到今年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而到2020年占比达到15%。
 
  据悉,国家改发委将进一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实施好规划部署的21项重大工程,带动相关领域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发改委还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的牵引作用,通过加大政府采购、鼓励金融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成长,以及鼓励金融机构采用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关键期
 
  当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步入关键期,中国需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这些年,我们跟踪了一些企业,刚开始以为要烧钱,不烧个5年、8年好像都对不起投资者。然而,现实是很多企业仅用了3年、5年就进入了投资回报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杜平说。
 
  他还举了大数据政务云的例子。“在5年前,还觉得该技术不成熟且应用环境和场景不完善。然而,现在各种云服务已经铺天盖地。”
 
  所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了关键期,不仅在当今有迫切性、重要性, 对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也至关重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全球科技创新活动进入高度密集期、创新速度明显加快,呈现群体突破、深入融合、迭代演进的特征,必须加快发展步伐。”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副司长余健说。
 
  对此,费志荣也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一二三产业,既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Z集中的领域,也是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撑。而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
 
  “到2020年,我国要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10万亿元级规模的新支柱产业,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费志荣说。
 
  可喜的是,我国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在超级计算、移动通信、大飞机、可燃冰、页岩气开发、特高压输变电、核电、高端数控机床、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取得一大批重大成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引领和支撑。
 
  聚焦九大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科技不断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在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政策“供给”。
 
  “科技部在加快重大专项实施和成果应用的同时,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启动实施,通过系统部署,力争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脑科学、深海装备、航空航天、机器人、新材料、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重要领域率先突破,支撑新产业、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余健在会上透露。
 
  天风证券分析师唐海清认为,量子通信成为中国的新名片,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意味着量子通信将大幅加快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有望进入发展加速期。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5G(第五代移动通信)也在快马加鞭地发展之中。
 
  “中国力争在2020年实现5G商用是有保证的。”中兴通讯无线产品经营部总工程师朱伏生说。他认为,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经济产出,这几乎相当于所有美国消费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
 
  作为通信基础网络,5G还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其他新兴产业密切关联,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加快其发展都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都在加大包括5G在内的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供给”。
 
  据悉,工信部将和其他部委配合,尝试以建立产业联盟等方式,推进智能制造、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产业的发展。
 
  “我们要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发展合力。”费志荣在论坛上透露,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牵引作用,通过加大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等方式,补齐薄弱环节和发展短板。
 
  他还表示,鼓励金融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成长,鼓励金融机构合法合规地采用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为推动这项工作,发改委已经联合有关部门与开发银行、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费志荣说。
微信
weixinsao佰联微信平台
微信号码:BL168168
微信
weixinsao轴承通

 

佰联声明
  • 本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我们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本网编译和自行采编制作的信息,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注明:“来源:佰联轴承网”。
  • 本网所有信息敬请投资者谨慎采用,本网不承担因信息失实、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 如果本网转载的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29-82491203。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