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23%,高于工业整体增速约13个百分点。
13个百分点的点差,反映我市新兴产业正以两倍于工业整体增速快速扩张;13个百分点的点差,更是我市打造创新实力、改革科技体制、引进科技资源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见证。
“创”造领先,自主创新实力凸显
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在获奖名册里,可以看到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中信重工、河南科技大学等来自洛阳的熟悉“面孔”。
此次,我市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主持或参与完成的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奖励,获奖数量占全省的32.14%,位居全省前列。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独立完成的“中信重工高端矿山重型装备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更是填补了我省在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奖励上的空白,在河南科技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把目光投向2015年,我市创下数个全省——
科技项目数量。全市9个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支持,占全省立项总数的13.4%,位居全省。
创新平台数量。在科技部公布的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名单中,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拖拉机动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使得我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到7家,位居全省。
孵化载体建设奖补总额。黑石咖啡、洛阳恒生众创空间成为全省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占全省总数的1/3。在2015年度全省支持发展众创空间专项资金奖补对象中,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我市10家孵化载体建设项目共获得1174万元补助,奖补总额占全省的43.9%,居全省。
“改”出动力,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进入2016年,从北京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国家有关部委提交国务院,进入Z后审批阶段。
这意味着,洛阳即将成为创新示范“国家队”中的一员,“创新洛阳”打造即将迎来新的政策红利。
围绕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及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确定“一核(洛阳国家高新区)、三区(洛阳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洛龙省级高新区、伊滨区科技城)”建设布局,积极争取政策先行先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申建方案上描绘的洛阳创新发展蓝图令人振奋。
体制机制改对了,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过去一年,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出台和实施,推动着我市体制机制改革快步前行。
正式实施《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对单位和个人的自主创新产品或者服务,在性能、技术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可以优先购买,以行政“有形之手”突出创新激励导向。
签署《洛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合作协议》,为首批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3800万元贷款授信,科技金融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签署《洛阳市人民政府洛阳理工学院产学研用合作协议》,有效促进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迈开了我市政府与高校间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步伐。
“引”入活力,资源引进捷报频传
“牵引过程全程自动化,还有语音提示,不仅减少了医生工作量,还能增强治疗效果。”日前,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宪明向记者介绍Z新转化成果。
去年,该研究院与洛阳正骨医院联合研发了一款用于骨骼矫正的牵引医疗床。与传统的人工牵引法相比,该产品先进的数字可视化操作和语音提示系统使牵引治疗更加高效和精准。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推向全国市场。该研究院自进驻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来,先后组建了仿生机器鱼、绿色无版数字印刷装备等6个创新团队,汇聚了包括19名博士、17名硕士的56名智能装备领域创新人才,在洛成功转化6项原创成果。
此外,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华大基因河南(洛阳)农业创新中心、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去年相继落户洛阳……
谁拥有一流创新创业人才,谁就掌握了创新发展主动权。在我市去年大手笔推出“河洛英才计划”后,清华大学邢新会团队等精英人才纷至沓来,一批“专精特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填补了我市在相关产业领域的空白。
步入“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我市将紧紧依靠以用为核心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大力度打造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新引擎,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开放创新城的道路上实现新的突破。(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