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超:援建洛轴 扎根洛阳

发布时间:2013-08-02

闵应超向记者展示老照片
闵应超参加全省先进生产者代表会的出席证
闵应超年轻时的照片(前排右三)
闵应超接受记者采访
 
  偷偷学艺,让他变成车床操作能手,作为的车工,21岁的他成为上海五金厂的“宝贝”。1956年夏,24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洛阳,从此在洛阳轴承厂扎根。他叫闵应超,1958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上世纪50年代,他经常被派去郑州做技术交流,时任洛阳市委副书记王天铎得知“闵师傅不一般”,亲自拜他为师,还送他茅台酒当礼物。
 
  昨天下午,记者如约拜访家住涧西区的闵应超。年近82岁的他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脚步轻盈,“我身体还行,争取活到一百岁。”老人爽朗大笑。
 
  的车工,上海五金厂的“宝贝”
 
  1932年,闵应超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因为家境艰苦,仅上过几年小学的他不得不辍学,到一家小机械作坊做学徒。那一年,他16岁。
 
  在小作坊里,老板即是师傅。闵应超年龄Z小,所以买菜做饭、做家务的活都落在了他身上。“师傅不愿教太多技术,怕我们学会就都跑了。”闵应超说,他只能偷学,在一旁仔细观察,然后慢慢尝试,Z终掌握了车床操作技能。小作坊倒闭后,闵应超就白天种地,晚上到民校当老师。在此期间,闵应超报名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3年,闵应超被师傅师兄介绍到上海闸北大明五金厂工作。“当时厂里没车工,就我自己会,一去就被留了下来。”慢慢地,他工资待遇上去了,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吃苦耐劳,工作效率高,又是工厂里的车工技术员,一年后,闵应超正式转正。1954年,上海市总工会号召支持内地建设,闵应超便报了名,经过严格政审、体检、技术等级评定合格后,才被批准参建。
 
  “当时我是厂里一个团员,因为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还被好多女孩追过咧!”闵应超乐呵呵地说,批准通知书下来那天,许多人敲锣打鼓送喜报,还破天荒地戴了一个大红花。得知闵应超要走,大明五金厂厂长很舍不得,当着上海市总工会领导的面诉苦:“小闵是厂里的‘宝贝’,全厂就他一个车工,他走了,我们厂咋办?”
 
  努力学技术,条件艰苦也要留在洛阳
 
  1955年2月,上海总工会组织批准参与内地建设的新工人统一培训,到上海电机厂实习。
 
  闵应超在大明五金厂时地位超然,实习前对自己的技术无比自信,但一到上海电机厂,他就“傻”了。“好多机械我都没见过,一些机床也不会操作。”闵应超说,技术跟不上,他被安排在一个小机床上工作。“真的难以接受,落差太大了。”闵应超说,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恶补技术。
 
  工作过于拼命的闵应超,身体越来越消瘦,有一次放假回家,岳母还以为他生病了。但只有闵应超自己知道,由于技术跟不上,很多技术学起来都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这是饮食不规律导致的,但他的进步越来越明显。“他们说我很努力,水平不比厂里的老师傅差。”对当时厂里领导对自己的评价,闵应超很得意。
 
  1956年7月,经过一年多的实习锻炼,闵应超和工友们告别上海,来到刚起步的洛阳轴承厂工具车间,从事“天安门”牌轴承的生产。“刚到洛阳时,有的工友看到洛阳的荒凉景象,就直接买票回去了。”闵应超说,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这么困难。Z终,闵应超还是决定留下来,“决定的事儿,就不能后悔!”闵应超说。
 
  攒了几十张假条,只是不想耽误干活
 
  到洛阳不久,闵应超得知可以将妻子郭南英从上海调过来,但岳母坚决不同意,不想让当时在上海当妇联主任的女儿来洛阳吃苦受罪,闵应超苦口婆心地劝了岳母很长时间,岳母才勉强同意。 “爱人到洛阳一年后,被安排到厂里哺育室当保育员。”说起当年的境况,老人感慨,“我挺感谢她的,跟着我确实吃了很多苦。”
 
  工具车间刚开工时,除了厂房和机床是全新的之外,只有一些标准工具、量具和刀具,夹具、辅具严重缺少。闵应超说:“当时许多工具用着不顺手,我们只能抽时间到废旧市场寻找一些替代品。”作为车工组组长的闵应超,凭着突出贡献和优秀表现,于1958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随后几年,由于自然灾害严重,口粮定量降低,给闵应超他们工作增加了难度。由于营养不够,闵应超患上了肝炎。每次去医院,医生都给他开假条,叮嘱他要休息,可闵应超总是吃了药就直接上岗,假条一次也没用过。“我不是不拿自己的病当回事,而是不想耽误车间生产。”老人告诉记者,那段时间,他委托老家在哈尔滨的同事买高价糖缓解病情,也不愿离开车间。1963年,闵应超被“强制”送往洛阳龙门东山疗养院时,他积攒的假条已有近30张。
 
  攻克技术难关
  市领导拜闵应超为师
 
  上世纪50年代末,为促进机械工业发展,每隔一段时间,行业先进工作人员都会到郑州进行技术交流。作为洛轴技术带头人,闵应超得到多次去郑州的机会。有一次闵应超应邀在交流会上发言,虽然他准备了发言稿,但没用上。“我被带到河南广播电台,在播音间当了一回演讲嘉宾。”谈起当时的情景,老人满脸笑意。
 
  随着洛轴各项技术不断提高,先前的老机器已无法满足轴承生产的需要。“苏联提供的动平衡机功率不够大,转速也不够快,根本无法正常工作。”闵应超回忆,由于引进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从70年代开始,闵应超便带领梁师鸿、完绍荣两位工程技术师,承担了仿制德式现代化动平衡机的工作。经过一年时间,他带领技术小组终于攻下难关,用上新型、先进的动平衡机,提高了轴承产品精度。

  “市委书记还拜我当老师呢。”访谈中,闵应超报了个“猛料”:当年,时任洛阳市委副书记王天铎得知“闵师傅不一般”,特意到洛轴车工车间找到闵应超,硬要拜闵应超为师。1959年春节,王天铎还特意给闵应超送去了一瓶茅台酒,当拜年礼物。
 
  1988年,56岁的闵应超当上洛轴工具分厂政工科长。坐在办公室,他浑身都不自在,经常跑去车间帮忙干活,发现有空缺岗位时,他还直接动手操作。“当了几十年一线工人,忽然离开了车间,很不适应,只能抽时间去‘过把瘾’。”说这话时,闵应超老人语气平静。( 大河网-大河报)
微信
weixinsao佰联微信平台
微信号码:BL168168
微信
weixinsao轴承通

 

佰联声明
  • 本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我们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本网编译和自行采编制作的信息,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注明:“来源:佰联轴承网”。
  • 本网所有信息敬请投资者谨慎采用,本网不承担因信息失实、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 如果本网转载的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29-82491203。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