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轴承市场新秀,银川中轴智造小镇一面化危为机,抢抓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开拓市场;一面练好内功,盘活区内铸造厂,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目前订单已排到5月,还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张超指着一批准备发往印度的轴承说。
盘活产业链上游企业
轴承,从小到电动牙刷,大到工业机器人的齿轮叶片旋转,都离不开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原材料在外、市场在外的银川中轴智造小镇却是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Z早复工的一批企业。截至3月底,银川中轴智造小镇已全面复工复产,日产12至14万套轴承。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张超告诉记者,轴承主要由外圈、内圈、油脂、保持架和钢球组成。企业之前的外圈、内圈的采购均来自江浙一带。
“每一个产品都有细分的产业链,一家撑不住,其他的都会受影响。”张超心急如焚。
5种物料,每天都要盘算的是人手够不够、物料在哪里。而且,银川中轴智造小镇走的是大批量、单品种的路线,这也增加了特殊时期复工的难度。
区外的原材料进不来,企业将目光转到区内。恰在此时,宁夏菲斯克汽车轮毂轴承有限公司正面临资产闲置的困境。
听到需要原材料的消息后,宁夏菲斯克汽车轮毂轴承有限公司负责人找到银川中轴智造小镇,希望提供轴承原材料。
经过考察、外圈测试及双方沟通,银川中轴智造小镇将“橄榄枝”抛向这家企业,双方很快达成协议,顺利解决原材料难题。
“疫情也让我们成长,下一步将原材料商引进来。”张超说,由于银川中轴智造小镇的设计定位,可引进原材料商在小镇中加工生产。目前银川中轴智造小镇已与包钢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洽谈,预计5月底在银川中轴智造小镇建立西北仓库。
“届时,一楼是生产轴承原材料的生产线,楼上是轴承生产线,节省了中间物流。”张超说。
巧筑“蜂巢”苦练内功
“危机也是机遇,就看能不能抓住。”张超说,在这次疫情中,银川中轴智造小镇苦练内功,蓄势待发。
4月8日,记者在银川中轴智造小镇生产单元看到,从磨床、超精、清洗、包装,轴承的生产线全程智能化。
“我们现在引进的轴承生产线加管理人员不到百人,全仰仗智能化产业链”张超说。
银川中轴智造小镇厂房共4层,一层做中央仓库,二三四层是全封闭的智能制造单元。前两期项目共建80个工区。每个智造工区占地仅0.86亩,但产值达六七千万元。每个智造工区都身怀绝技,聚焦产业链一环或某一型号轴承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高端研发、精深加工,然后由宁夏中轴公司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市场运营,用智能制造和技术标杆撬动全产业链发展,Z终实现终端融合、产城融合。
目前,银川中轴智造小镇正在打造类似于“蜂巢状”的智能平台,已有57家轴承企业入驻。
5月底,还将有12个单元顺利投产。届时会有几十个“高精特”智造工区组成的“大车间”,在轴承智造产业链上相互协作、深度融合。未来将会吸引培训、销售、金融等相关企业陆续栖息,形成向上连接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向下贯通终端市场神经、时间链空间链产业链高效集约、人与城融合发展的“智慧小镇”。高度集约不仅可以把成本降低20%,还消除了中间商的竞争,增强产品竞争力。
“疫情过后,市场需求会反弹。”张超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