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卫(右)和公司员工检查产品质量
创业的舞台不只是在城市,在农村也大有可为。虽然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尝遍了人情冷暖,但我依然带着感恩的心前行。如果没有路,那么自己就走出一条路。回乡创业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只要努力奋斗,我一定会让高墟镇产出的轴承像高墟大米那样声名远扬。——徐树卫创业感言
产品涉及深沟球轴承、滚针轴承等,40%出口到美国、德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60%内销,去年实现销售额3000余万元,在沭阳县高墟镇,返乡创业青年徐树卫创办的沭阳光扬轴承有限公司在当地颇有名气。
“明天货就会发往连云港港口,您放心好了!”6月27日上午,记者见到徐树卫时,他正在公司忙得不可开交。一个又一个电话,一份又一份需要他签字的文件,让这位刚过30岁的年轻老板忙并快乐着。
“Z近订单很多,工人每天都在加班加点,我马上要给他们加工资了。”徐树卫笑着说。阳光帅气的徐树卫做事干练,说话直爽,话语间仍然保留着农民的纯朴。
从农村娃到建筑工地的车工,再到轴承厂的工人,Z终成为自立自强的创业者,徐树卫一路艰辛一路歌,用农村孩子特有的朴实坚韧,抒写了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
哥哥在银行门口蹲一天,等他筹钱还贷款
“创业肯定是苦的,但是再苦,也要咬牙挺过去。”谈起创业历程,徐树卫脸上露出淡定的笑容。
徐树卫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全家人生活就靠几亩地。从小就十分懂事的徐树卫,16岁就到常州的建筑工地上做起了农民工。
建筑工地的工作繁重辛苦,让徐树卫累得吃不消。
“那时候我特别渴望有一门手艺,好摆脱这种生活。”在工地上干了两年后,徐树卫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常州一家轴承厂做学徒。由于是学徒,工厂每个月只给他150元钱生活费,而且要和十来个工人挤在10平方米的宿舍里。即便这样,徐树卫也非常开心,因为新生活开始了。
“其实轴承加工也非常辛苦,因为要求很高。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看不懂图纸,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机器,事事都得向别人请教。”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徐树卫从不喊苦喊累,他勤学苦练,虚心认真的态度让老板记住了他。第二年,轴承厂开分厂,徐树卫被调到分厂,并且顺利地成为了正式工,一年后,他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
“在2005年、2006年,那时候即便是常州,轴承厂也比较少,所以轴承厂的生意非常好,有时候厂里做不完的订单,都要外包给外面的小作坊代加工,那时候我就感觉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徐树卫说。
“如果我也有一台机器,下班的时我就可以多赚一些钱了。”徐树卫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对,朴实的父母认为他已经有了稳定的“饭碗”,就不要再瞎折腾了。
徐树卫并没有死心,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哥哥,没想到哥哥与他一拍即合。很快哥哥卖掉了自己的农用车,又从亲戚那借了一点,共凑了3.5万块钱。但是一台轴承加工机械要10万多块钱,还有好几万的缺口,兄弟俩每天都唉声叹气。父母很心疼,Z终通过五户联保的方式帮他们贷了8万元,兄弟俩就拿着11.5万元到常州开始了创业之路。
“买机器花了10.4万元,还剩下1万多块钱,我们租了一个小房子。”由于刚开始创业,徐树卫还不敢冒然辞职,他依然每天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就和哥哥一起做轴承平面加工,累了就在机器旁边放一张席子睡上两三个小时,醒了继续干活,早上7点多再去上班。
“做了一年的加工,我们没赚多少钱,工厂给我们的利润很少,而且许多工厂的钱很难拿到。”徐树卫说。很快,父母和乡邻给徐树卫担保的8万元贷款到期了,在银行的催促下,哥哥身无分文回到老家处理贷款事宜。
在还款Z后期限的那天,哥哥一大早就到银行协商能否缓几天再还款,结果被银行拒绝了。徐树卫得知后,冒着酷暑,挨个工厂去要加工费,Z终在银行下班之前,凑齐了8万元,汇给了哥哥,顺利地将贷款还上了。而此时,哥哥已经在银行门口蹲了一天。
“那时候感觉特别对不起我哥,是我拉他下水的,结果没赚到钱。”谈起这段经历,徐树卫流下了热泪。
日本客户的藐视,让他下决心把事业做大
马云说过,小公司的战略就是两个词:活下来,挣钱。这句话徐树卫牢牢记在心中。
“给别人做代工赚不到什么钱,我们要自己生产产品。”创业一年多,经过还贷款事件后,徐树卫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他决定,要创业的话,就正儿八经地去创业,不再小打小闹。
“我们赚一点钱,就增加一台设备,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投资设备上。”到了2007年,徐树卫开始自己做产品。
“做出好的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但是如果工厂的管理不行,就不可能生产出好产品。”在轴承厂打工的日子里,徐树卫掌握了轴承的生产流程,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厂领导十分看好他,但是为了做好自己的事业,徐树卫辞职了,厂领导在惋惜的同时,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
辞职后,针对自己的小厂产品单一、市场渠道不广、资金不足、招工困难等问题,徐树卫一个一个进行梳理,一个一个进行攻破,小厂很快就进入了正轨。
2009年,徐树卫将所有生产机械搬到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大厂房里,正式从小作坊转变成为一个小工厂,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客户纷至沓来。
正当徐树卫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时,又一盆冷水浇了下来。2011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一位日本采购商同意到常州考察徐树卫的工厂。“那天我和员工都很高兴,我们准备了许多水果、饮料,等待客户的到来。”怀着激动的心情,徐树卫带领员工把厂房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大早就在厂门口等候。当那位日本采购商到他们工厂门口时,只说了一句话:“这就是你们的工厂吗?”然后上车就走了,只留下徐树卫和员工傻傻地站在原地。
“搬到1500平方米的厂房,我觉得自己已经跨了很大一步,但是在日本客户的眼里我这个厂还是微不足道。” 日本客户的态度给了徐树卫很大的打击,当时他就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工厂做大做强,而且不会再租厂房,要自己盖厂房。
2013年底,沭阳县高墟镇党委政府领导到常州看望徐树卫,鼓励他返乡创业,当时他有点动心。2014年春节,徐树卫刚回到桑墟老家,高墟镇政府就邀请他考察高墟镇临港工业区,浓浓的乡情感动了徐树卫,在与家人彻夜商谈后,徐树卫决定把厂搬回老家,在家乡创业。
回报桑梓,让“沭阳制造”打入欧美市场
人们常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这句话在徐树卫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虽然回到家乡创业等于重头开始,但我信心十足。”徐树卫说。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高墟镇党委政府全程帮办,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了企业选址、注册;位于高墟镇纲要村的1.5万平方米的厂房不到4个月便拔地而起;生产用水、电、道路等时间完成配套;从项目筹建到投产仅仅用了6个月时间,沭阳光扬轴承有限公司就正式成立了,90多位周边的村民在家门口有了工作,这一切都让徐树卫又感慨又感动。
当然,回乡创业也不都是一帆风顺,放在常州一个月都不会生锈的原材料,拉到高墟才一个星期就生锈了,这让徐树卫始料未及,刚回到家乡就损失了30多万元。他赶紧找原因,Z终发现是水质问题,高墟镇是碱性大米的生产地,土壤和水都是略偏碱性,用这种水生产出来的钢铁产品很容易生锈。
找到原因后,徐树卫决定用煤油擦拭生产好的轴承,防止生锈,但这方法还是行不通,一批价值100万元的轴承在包装好后还是生了锈。万般苦恼的徐树卫又在煤油中加入防锈油,Z终解决了产品生锈的问题。
“家乡这么重视我的企业,再难也得做好它,我不会抱怨的。”去年,徐树卫将常州所有的工厂都搬回沭阳来统一管理。虽然沭阳不是轴承产业的集聚区,许多客户嫌这里偏远,不愿意来,但徐树卫很有信心,他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轴承展会,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优质的产品,吸引了许多客户。
“做生意,有时候吃点亏反倒是好事。”创业多年,徐树卫“吃”过不少亏,但他都以乐观、宽容的态度对待,在同行之间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我Z大的外贸合作伙伴是一位美籍华侨,这也是吃亏吃来的。”徐树卫笑着说。这位华侨是浙江人,在美国开了一个轴承销售公司,每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销售的产品80%都是采购于中国。这位华侨在浙江也开了一个轴承工厂,在常州时,徐树卫就一直在为这个工厂做配套生产,后来陆续开始为这个工厂做产品,质量和服务都让美籍华侨信得过。但是由于华侨没有时间参与工厂管理,工厂效益并不是很好,2014年,华侨正式关闭这个工厂,当时还欠徐树卫20多万货款。
“我与这个工厂合作了两年多,赚了一些钱,关键是学到不少生产轴承的技术,这20万就当是学费了。”徐树卫的诚意让这位华侨很感动,他决定把原价800万、只用过三年的轴承机械以238万元的价格卖给徐树卫。徐树卫虽然对这个价格欣喜若狂,但当时他正回乡创业,手里只有一百多万现金,华侨告诉他,剩余的138万不着急付,以后从货款中抵扣。这样,既缓解了徐树卫的资金压力,也促成了一单大生意,目前,他已于这位美籍华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虽然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是轴承加工大国,但是只要我们把产品的质量做好,把服务做好,一样能在那里赢得市场,我们要让沭阳制造享誉全世界。”徐树卫信心满满地说。现在他正瞄准前沿市场,加强产品创新,向着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方向迈进。
记者手记:近年来,我市在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以放宽政策、强化措施、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优化环境为手段,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返乡创业人员的积极性。当前,返乡创业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像徐树卫这样,在外创业已经小有成就,但他带着感恩的心回乡创业、兴办实体,走出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创业之路。徐树卫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创业不一定要在大城市,只要你有眼光、有目标、有韧劲,即便是在偏远的农村创业,一样能成功。(宿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