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慧眼识君 “永磁高铁”获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发布时间:2016-01-20


国内首列“永磁高铁”北京开跑 创国内Z高的“永磁速度”

  对轨道交通行业来说,永磁牵引系统是一场革命,谁拥有永磁牵引系统,谁就拥有高铁的话语权。而在这场“革命”中,中国铁总及中国中车倾注心血十余年,发出了中国Z强音“我们正走在行业之巅,我们开启了永磁时代”。

  2016年1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北京揭晓。“‘永磁高铁’牵引系统通过首轮线路试验考核”荣获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值得一提的是,“永磁高铁”牵引系统由中车株洲所和中车株洲电机公司共同研发,装载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辅助变流器等关键核心部件。

  此项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

 


中国中车首席技术专家、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教授级高工龙谷宗上台领奖

  斩获荣誉

  2015年,金秋十月,广袤的三晋大地一望无垠、晴空万里,一列银白色高速动车组在大西高铁客运专线上飞速前进。这正是我国首列“永磁高铁”。

  在这场线路考核试验,“永磁高铁”Z高运行速度达到385公里/时。这是目前世界上轨道交通领域,永磁牵引系统的Z高运行速度,这也是永磁牵引系统在高铁应用的历史时刻。

  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使我国高铁牵引系统真正进入到了“永磁时代”。

  在此之前,永磁牵引系统在沈阳地铁、长沙地铁上实现应用,并完成了相关试验。“永磁地铁”也在未来1至2年相继与市民见面。

  在颁奖典礼现场,“永磁高铁”的颁奖词闪耀全场:“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永磁高铁”技术的国家。该列车重点在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实现重大突破……成为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升级的一个典范,为我国在世界轨道交通车辆的电力牵引系统技术迈入‘永磁同步传动’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相关链接】

  201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

  1.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上首次成功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成果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于《自然》杂志。这是自1997年上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科学家们经过18年努力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杂志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Z深远和Z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该成果已被欧洲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物理学重大突破”。

  2.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星发射成功 3月30日,北斗系统全球组网首颗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这颗卫星由中科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这颗卫星实现了多个首创:首次使用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首次采用远征一号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方式,首次验证相控阵星间链路与自主导航体制,首次大量使用国产化器部件以实现自主可控。由于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按照功能链设计理念,整星分为有效载荷、结构和热控、电子学和姿态轨控等功能链,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密度。

  3.“长征六号”首飞“一箭多星”创纪录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开拓一号、希望二号、天拓三号、纳星二号、皮星二号、紫丁香二号等20颗微小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对于促进我国微小卫星发展和新技术试验验证等具有重要意义。

  4.首架国产大飞机下线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11月2日在上海正式下线。C919飞机自主创新有5个标志,包括飞机总体方案、气动外形、飞机机体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及工程项目管理等。研制人员针对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实现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上的大规模应用、数百万零部件和机载系统研制流程高度并行。在研发的集成创新过程中,全产业链上有将近20万人参与研发制造,其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辐射拉动了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业内专家认为,C919总装下线对于中国民机产业发展、基础工业实力提升、发展制造强国具有深远的意义。按计划,该飞机将于2016年首飞。

  5.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获解析 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领导的研究组在《科学》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研究长文,分别报道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这是科学家首次捕获到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并阐述相关工作机理。美国科学院院士、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丁绍•帕特尔评价说:“剪接体的结构是完完全全由中国科学家利用Z先进的技术在中国本土完成,这是中国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6.首次发现外尔费米子 中科院物理所方忠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外尔费米子。这是上物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科学突破,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外尔费米子是德国科学家威尔曼·外尔在1929年预言的。不过,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2012年以来,该所理论研究团队首次预言在狄拉克半金属中或许可以发现无“质量”的电子。陈根富小组制备出具有原子级平整表面的大块TaAs晶体,丁洪小组利用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半金属能实现低能耗电子传输,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

  7.首次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新模式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带领团队在上首次从超软X射线源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打破了天文学界以往的认知,揭示了黑洞吸积和喷流形成的新方式。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此项工作是2015年度本领域内Z重要的5大发现之一。“在超软X射线源中发现相对论性喷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改写了我们对超软X射线源的认知和喷流形成的认知。”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哈佛大学教授Remash Narayan评论说:“它的观测特征和人们猜想并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的处于极高吸积率的黑洞完全契合,生动展示了黑洞吞噬物质过多后产生高速重子喷流和浓密吸积盘外流的情况。”

  8.攻克细胞信号传导重大科学难题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徐华强带领的团队利用世界上Z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视紫红质与阻遏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这项突破性成果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美国科学家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转导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然而,GPCR信号转导领域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悬而未决,即GPCR如何激活另一条信号通路——阻遏蛋白信号通路。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了比传统同步辐射光源强万亿倍的世界上Z亮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技术,用较小的晶体得到了高分辨率的视紫红质—阻遏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为深入理解GPCR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为开发选择性更高的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9.首个自驱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问世 由刘静带领的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联合研究小组,发现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实现了无需外部电力的自主运动。此发现在世界属首次,相关论文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发表。标志着中国在液态金属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种液态金属机器完全摆脱了庞杂的外部电力系统,向研制自主独立的柔性机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自然》杂志在其研究亮点栏目以《液态金属马达靠自身运动》为题进行了报道;《科学》杂志也在网站指出“可变形金属马达拥有一系列用途”。

  10.“永磁高铁”牵引系统通过首轮线路试验考核 搭载着由中国中车研发的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中国首列“永磁高铁”在10月底通过整车首轮线路运行试验考核。这意味着我国高铁动力正发生革命性变化,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永磁高铁”牵引技术的国家。该牵引系统包括永磁同步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变流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其中电机采用世界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有效克服了永磁体失磁的世界难题;其巧妙设计的轴承散热结构能有效降低轴承温升,确保牵引动力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采用了宽域高效的控制技术策略,实现高速方波弱磁控制和高速平稳重投;整个牵引系统体现节能高效系统特性匹配,节能10%以上。其研制成功不仅拉开了我国高铁“永磁驱动时代”的序幕,也为我国高铁参与竞争赢得了先机。(株洲新闻网)

微信
weixinsao佰联微信平台
微信号码:BL168168
微信
weixinsao轴承通

 

佰联声明
  • 本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我们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本网编译和自行采编制作的信息,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注明:“来源:佰联轴承网”。
  • 本网所有信息敬请投资者谨慎采用,本网不承担因信息失实、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 如果本网转载的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29-82491203。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