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阳市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力克服经济下行等困难,凝心聚力抓大事,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强力开放招商,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期通水,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宁西铁路二线、内乡煤电运、天池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呈现竞相发展、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产业集聚区:
聚焦集群式发展
提升整体竞争力
2014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1家,达到7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5亿元,主导产业规模约占50%;实施重大项目960个,完成投资1275亿元,对全市的贡献率超过60%;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1个,超200亿元4个,超100亿元9个,达到一星级标准以上的产业集聚区6个,其中达到二星级标准的2个
2014年,我市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围绕“四集一转”的基本内涵,突出产业集群“千百亿”培育工程,坚持“一横一纵”,通过开放招商、承接转移、项目建设,推进产城互动、生态融合,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1家,达到7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5亿元,主导产业规模约占50%;实施重大项目960个,完成投资1275亿元,对全市的贡献率超过60%;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1个,超200亿元4个,超100亿元9个。
坚定不移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之路,出台《聚神聚力聚焦加快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意见》,按照市有千亿产业集群、县有百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全市着力打造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3个千亿级产业,突出中心城区主导产业引领带动,加快县区“一县一业”优先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防爆电机等16个产业集群。
“千百亿”工程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全市16个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初见成效,新野纺织产业集群以新纺、罗蒙服装为龙头,97家纺织服装企业抱团发展,产业规模居全省首位;淅川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淅减公司为龙头,75家配套企业集中布局,打造亚洲Z大的汽车减震器生产基地;方城轴承产业集群以河南中亚轴承集团为龙头,吸引国内外11家关联企业入驻,将建成全国有影响的轴承生产基地;中心城区装备制造产业、光电产业,南召非金属新材料、社旗食品、镇平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加快,区域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集聚区建设水平提升。2014年,全市产业集聚区累计实施工业项目共391个,总投资1148亿元,当年累计完成投资462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198个,占全部在建工业项目的50.6%,总投资654亿元,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56亿元,占全部工业项目完成投资额的55.4%。符合“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的项目124个,当年完成投资180亿元。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216个,当年完成投资197亿元;续建175个,当年完成投资265亿元。131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当年完成投资158亿元,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1亿元,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和发展后劲。
强力招商引资借力实现跨越发展。着力“大招商、招大商”,强力打造开放性经济新高地。淅减成功收购欧洲Z大的汽车减震器公司——意大利威奥斯图(Way Assauto)公司,整体搬迁的意大利减震器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产品占欧洲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南阳国宇密封顺利完成对欧洲Z大动臂塔机制造商威尔伯特集团的整体并购,成为河南首例、中国第三起并购德国整机企业的成功案例,为南阳企业“走出去”抢占欧洲桥头堡,目前总投资10亿元、整体搬迁的塔机制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014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引进省外项目130个,引进省外资金390亿元。其中淅川、西峡、内乡、高新等县区抢抓京宛合作契机,加大赴京对接洽谈力度,共引进实施10亿元以上大项目21个。
培育优势企业纵横延伸产业链。实施“1112”重点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南阳防爆集团、天冠集团等10家龙头型企业,荣阳实业、淅减公司等10家成长型企业,中联水泥、娃哈哈昌盛等10家潜力型企业,陆德筑机、嘉鹏新能源、西排公司等20家苗子型企业,加快培育50家大企业大集团,以大企业带动产业链,不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研究制定《加快培育重点工业企业的政策意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并整合资金,对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上市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大企业品牌创建力度,河南宛西制药、西峡汽车水泵等7家企业获批河南省“2014年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加强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增新野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峡产业集聚区冶金保护材料服务平台、淅川县减震器检验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3家。
优化服务夯实产业竞争新优势。组织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先进地市“三区”考察学习活动和全市“三区”建设观摩活动,通过对先进地市和我市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突出的县区进行观摩学习,对照先进,查找不足,迎头赶上;多次召开“三区”工作推进会议,研判分析集群建设的态势和问题。对涉及产业集群发展的8大类34项问题予以重点协调解决。开展专题调研和相关优惠政策研究,调整产业集聚区企业城市配套费收费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轻企业负担。
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
规划建设有特色
提质转型显成效
2014年,全市13个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全面加速,新增建成区面积6.35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入驻企业900家、个体工商户19465家,吸纳15.6万人就业
建设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发展。我市把服务业“两区”建设作为建设高成长性服务业大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坚持“集聚、特色、融合、服务”原则,全面加快载体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大规划建设力度,全面扩大招商引资,推进服务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全市13个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全部获得省发改委批复,7个“两区”空间规划和控规通过省批复。建设了金融中心、电子商务基地、玉城、商埠文化展演中心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吸引大商集团、北京城建集团等知名企业投资建设。2014年,全市13个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全面加速,新增建成区面积6.35平方公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税收收入4.29亿元;入驻企业900家(其中规模或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158家)、个体工商户19465家,共吸纳15.6万人就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3亿元;新建或改造道路60公里、供水管网123公里、供电管网118公里。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建成16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16亿元,在建46个项目,总投资157亿元。建成投用了玉城一期、天下玉源一期、斜街美食街、瓷器博物馆等一批项目;基本竣工古镇博物馆、茶路驿站、戴家大院、西峡县游客中心、西峡规划展示馆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内乡县历史文化街区、南阳·玉文化博览中心、新野县朝阳商务中心和创意生活城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启动推进新型高端购物中心、社旗古城墙、古城门、银河时代广场、中原物流港、文化旅游古街综合体等一批项目。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围绕“两区”产业发展方向,各县区主动出击,主要领导带队,分赴北京、苏州、深圳、广州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引进了北京城建集团、香港怡安集团、新加坡亚龙投资控股集团、大商集团、希尔顿集团等知名企业入驻。全年到位域外资金20亿元。落地了中誉煤炭总部、森远集团总部、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河南油田总部等一批服务业项目。签约了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镇平县珠宝玉石产业园、老界岭恐龙遗迹园5A景区提升工程、中原·商贸物流港、龙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等一批服务业项目。
产业集聚态势初显。突出特色发展,中心城区充分发挥诸葛躬耕地、仲景中医药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健康养生服务等产业,加快推进卧龙岗、张仲景特色商业区建设;镇平特色商业区着力发展玉石产品投资交易、创意设计等,成为国内Z大的玉雕生产基地和玉产品集散地;社旗特色商业区挖掘商埠文化底蕴,推动文、商、旅、产、城一体化发展,“万里茶道中枢、商埠古镇赊店”生机再现;内乡特色商业区依托衙署文化资源,着力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商业区;西峡县围绕打响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建设旅游服务综合体、白羽古镇基础设施等项目;唐河县围绕建设宛东次中心城市、融入南阳中心城市组团的目标,把“两区”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重点,建成了集餐饮、娱乐、购物、商住为一体的和美商业区。
着力培育高成长性服务业。强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推进与京东、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合作,实现慧聪网“玉文化产业带”和淘宝“特色中国南阳馆”上线运行。加快建设国家二级物流节点布局城市,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两区”正在成为我市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新载体和城市现代商业新名片。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以复合发展理念
建宜居宜业新城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区“两度两力”的重大载体和重要支撑,坚持一二三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的发展理念,围绕“三区一基地一中心”的功能定位,全面推进示范区宜居宜业新城建设
健全规划体系。围绕生态智慧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国内一流、渐成体系”的规划要求,投入资金1亿余元,高标准编制完成总规、控规、修详规、专项规划、施工设计等5大类156项规划,目前已完成63项,在编6项,启动5项,为示范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夯实基础支撑。建成长江路、黄河路等27条城市道路,总长58.8公里,其中11条道路已建成通车,形成覆盖30平方公里核心区框架性路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顺利推进,集中布局市一中新校区、市中心医院分院、“三馆一院”等教育、医疗、文化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土地征收。
“三馆一院”项目是由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大剧院四个项目组成的,建成后,将丰富我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三馆一院”项目总占地面积464亩,总投资约15亿元,3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城市功能连片开发,按照“一心、两廊、两轴、四区”的空间架构,把7个村庄打造成城市社区,总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到年底可建成100万平方米,计划安置6.3万人。社区在配套商业、教育、医疗、环卫、社区服务等公共设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滨水环境和绿地开放空间的塑造,形成“自然、生态、和谐”的宜居社区。
在社区建设中,示范区采取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的模式,村民安置后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全部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用于发展商业、工业等产业,收益由全体村民共享,使农民收入来源由以前的单一、不稳定变为多元、持续、稳定。
强力开放招商。先后引进华南城、海王集团健康产业园等39个重大项目,合同引资额500亿元,佳吉饮料、中商农产品批发中心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中,南阳佳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广药集团“王老吉”绞股蓝、夏桑菊等饮料及龟苓膏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授权的运营商及生产基地。(南阳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