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矛盾能否减缓
产能过剩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钢铁企业。“十五”以来,我国钢铁产能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量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2.75亿吨,增幅达80%,至2010年已占全球钢产量的44%。
到了2011年,我国钢铁产能产量继续稳步增长,粗钢总产能突破8亿吨大关。据中国联合钢铁网的测算,今年国内新增高炉63座,炼铁产能合计8559万吨,其中华北的唐山地区新增高炉Z多。
“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经是常态,只是期望明年总体供应过剩问题有所改善。”一位大型钢铁贸易商对中国证券报社记者表示。然而,目前国内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问题并不乐观,产能过剩似乎并无缓解迹象且在继续加剧。
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钢铁行业投资再次出现明显增长,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5.2亿元,同比增长18.5%。可以预见的是,这些投资都会逐渐在明后年开始兑现产能。
从数据来看,在近两年新增高炉中,有效容积达到3000立方米的仅5座,占比仅为6.5%。相比之下,有效容积为1000-2000立方米的占新增总量的74%。这表明中小型企业成为新增产能的主力军。
据中国联合钢铁网的统计,2012年预计新增高炉仍旧较多,计划新增高炉为32座,炼铁产能约4816万吨,其中长材及冷轧类产品新增产能较多。
据该机构分析师胡艳平的预计,在同时考虑淘汰落后产能的情况下,预计到2012年末,我国粗钢产能将达到8.7亿吨左右,炼铁产能净增仍超过1亿吨。即使在未来一年内将现有400立方米以下高炉全部淘汰,粗钢产能仍高达8亿吨左右。
“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营资金趋紧,钢材价格持续下滑,钢铁全行业已经陷入全面亏损边缘,10月份的利润总额和销售利润率已分别降至13.8亿元和0.47%。”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张长富在12月17日召开的“2012年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发出如此感慨。
2011年整个钢铁行业产业链上,除了三大矿商仍然享受暴利外,包括钢厂、贸易商等利益相关方均白忙了一年。面对2012年复杂的内外环境,影响钢铁行业的几大变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钢铁行业的日子能否好过些?
铁矿石价格走向哪里
在我国钢铁产能连年增长的同时,由于矿产资源并不充裕,中国铁矿石进口(以品味63.5%的铁矿为基准)保持持续大幅增加。
在12月18日“我的钢铁”年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张德琛介绍了一组数字,200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6997万吨,2005年进口2.75亿吨,2008年进口4.4亿吨,到去年进口量已经达6.2亿吨。进口矿产消费比例从2000年的25.21%持续增长至67.72%。
中国巨量的铁矿石需求并未带来“量大从优”的买方优势,反而是中国的需求推涨全球铁矿石价格走势。从去年开始,三大矿已经停止了长协机制,改为季度现货基准价格,这对于中国方面更为不利。
2010年,铁矿石价格宽幅震荡,振幅在130-200美元/吨。下半年虽然有了明显的跌幅,但是由于前几个月价格很高,全年的价格平均大约仍在173美元/吨的范围。
对于2011年的铁矿石价格走势,国内的数家主流钢铁行业机构表达了“明年供需关系并不发生本质逆转,但铁矿石价格很可能下降10%左右”的预测。
“我的钢铁网”2012年年度报告预计,今年铁矿石进口量可能在6.6亿吨,明年可能会达到7.2亿吨,同比增长在9%左右。明年铁矿石价格依然会是一个波动的局面,范围是在120-180美元。明年的铁矿石进口比今年略低,可能依然会呈现比较旺盛的局面。
“我的钢铁网”高级研究员倪献娟解释道,由于我国已经开始减产,以及欧美和日韩一些发达国家也进行了减产,明年的全球粗钢生产比今年将放慢。这也对铁矿石的供需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
中国联合钢铁网Z新的报告认为,2012年全球及国内铁矿石供需关系难有根本性转变,铁矿石价格总体较今年将小幅下降,进口年均价约为140-145美元/吨,较今年下降7-10%;国内原矿产量将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预计较今年增加14%,达到14.2亿吨。
对于中国近几年一直大力拓展的海外铁矿石资源,是否能带来一部分供给,“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借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表示:“当小鸡还在鸡蛋里没有孵出来的时候,就不要把它算成一个小鸡。”
板材盈利能否强于长材
“现货市场上,有一段时间个别地方的冷轧卷差不多跟螺纹钢是一个价,从1994年到2010年什么时候看到过这个价?”贾良群在12月18日的会上表示。
就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各不同品类盈利能力来看,以长材为代表的线材、螺纹钢的盈利能力在80%的时间段里比冷热轧、中厚板等板材品种要多一倍的利润。
一般来说,技术含量更高,门槛更高的产品理应比门槛低的产品获得更高的溢价和利润。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出现总体上技术含量更低的长材品种比板材品种盈利更强的尴尬局面。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两年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推动外,也与“十一五”期间国内大量投资“轧、板、带”等所谓高附加值产品蜂拥而上直接相关。
据联合钢铁网提供的数据,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热轧产能出现井喷式增长,五年内累计新增产能达1.4亿吨,之后热轧产能增速明显放缓。作为冷轧系列产品的配套工序,热轧产能建成为各钢厂上马冷轧系列项目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对所谓高附加值产品的追捧,冷轧系列产品产能在Z近几年内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联合钢铁网胡艳平认为,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产能压力,粗钢产量将再上新台阶。从各品种产能情况来看,螺纹、线材以及冷轧系列产品新增量较大,供应压力将加大,其市场运行也将受到来自产能方面的抑制,再加上各自对应的下游行业尤其是房地产业预期不乐观,2012年建筑类钢材将不再风光。
“我的钢铁网”在2012年度报告中也表示,预计明年品种分化不明显,各个品种的价差会逐步回落到比较正常的水平。
行业重点在产品升级
12月17日,在“2012年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张德琛明确表示,为改变钢铁行业“北重南轻”局面,“十二五”期间,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
张德琛指出,环渤海地区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进口铁矿石运距又远,而生产的钢材50%要输往外地消化,加大了区域运输紧张。
行业布局仍有调整空间
张德琛表示,“十二五”将是钢铁工业布局调整的战略机遇期。在山东、河北等地,一半以上的钢产量要输往华东和华南市场。而在广东,其钢材需求每年达5000万吨,而自产钢仅为1000万吨。这样的布局需要调整。
从各地区钢铁项目投资情况来看,1-10月份环渤海地区(河北、辽宁、山东、天津、北京)完成投资额占全行业投资的27.2%;华北地区1-10月份完成投资额占全行业完成投资额的23.6%。不过,上述地区都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地区。
钢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总思路是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三结合”,其中技术改造是前两者的支撑点。在技术改造过程中,要对一些钢厂实施搬迁和布局调整。
2010年我国的粗钢产量达6.3亿吨左右,同比增长10%以上。在总量庞大的背后,是布局的严重不合理。目前,除了西藏外,我国其余3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钢铁企业,其中部分位于缺水地区。70余家主要钢厂,半数以上位于省会和大中城市附近,愈来愈受到环境容量、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张德琛表示,4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等落后产能应该淘汰,但还不是硬性淘汰。淘汰落后的落脚点是调结构,而不在于总量,总量是由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
“十二五”重点在产品升级
中钢协首席分析师李世俊认为,由于用钢行业的产业升级,“十二五”期间钢铁企业应该分析用钢行业的新需求,制订钢铁企业的发展新目标。比如,西气东输、电网建设、造船工业等都面临着很大的技术升级需求。
就中国造船工业来说,“韩国造船的战略是扩大超大型商船和海洋构筑的订单,不拼规模,拼结构性。中国造船如果再拼规模是走不下去的,必须变革,扩大高技术产品规模。”他表示。这些变化导致对钢铁业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制定的《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在九大项目重点领域和任务中,将加快产品升级作为工作任务的位。
张德琛表示,在开发高端钢材品种,推进特钢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同时,对量大面广的产品,要提高档次、稳定产品质量,全面提高钢材产品性能。
张德琛介绍,在建筑业,重点发展400MPa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协定钢筋生产GB1499标准。钢结构方面重点推广高强度、抗震、耐火耐候钢板和H型钢;在机械行业,重点发展高强度、低合金中厚板和高强度棒材,提高质量稳定性;在造船业,重点发展700MPa及以上高强度汽车大梁板,780-1500MPa高强度汽车板等。
从2005年出台首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至今,我国钢铁业已经走过政策密集规划期,产量也从3亿吨向7亿吨迈进。随着各种规划产生的效应开始递减,钢铁业在进入“后政策时代”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而此时,正是各大钢企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品种质量和差异化、塑造核心竞争力等苦练“内功”的时刻。
回顾已经出台的各项钢铁产业政策可以发现,行业发展延续着提高装备容量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区域并购重组等“由点到面”的整合思路,行业政策正从“重总量”向“重结构”的方向逐步调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固定资产增速也维持高位,钢铁业经历了大幅扩张期,产量和产能都出现飞速增长,行业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然而在进入2010年以来,钢铁业开始步入“微利时代”。此时,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虽然很大,但是增速已经开始下滑,行业增长也随之进入缓和期。由于原材料成本以及钢材价格的双重挤压,不少钢铁企业都在微利和盈亏平衡线上挣扎。在这种背景下,结构调整就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心。
对比“十二五”和“十一五”的钢铁产业发展规划可以感受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着眼点。事实上,目前出台的各项钢铁业政策始终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未出现太多“新变化”。与此同时,在国家调控方针下,钢铁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这就意味着,行业依靠政策刺激而获得发展的时代已经远去。
当前,我国钢铁业的区域整合初显成效,已经打造了一系列大型产业集团,生产集中度有所提升。不过,行业依然面临着来自上游原材料端以及下游需求端的双重压力,盈利能力并未出现显著提升。如何在新形势下取得发展,实现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是摆在每个钢铁企业面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发展难题,关键要从打造企业“内功”开始。
首先,我国钢铁业应该提高生产创新能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需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据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张德琛介绍,世界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3%,而我国只有1.1%左右。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也不大。通常情况下,研发是一个公司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尤其在低迷的市场周期中,拥有强劲研发能力的企业将更具有竞争优势。
其次,钢企应该加大产品的差异化发展。目前,我国中小钢企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品种上,产品附加值不高,且同质化倾向严重,大型企业也曾出现“一窝蜂”上马高端化产品的现象。目前,监管层开始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对于“量大面广”的产品则更加强调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Z后,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改善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形成资源和能源、交通、环境相容,符合市场供需的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
对于明年钢价的走势,“前低后高、全年均价低于今年”成为各主要钢铁机构作出的一致性判断。
中国联合钢铁网认为,2012年钢材价格总体波动运行,且前低后高,全年高点与今年持平或略高,低点则低于今年,主要品种年平均价格较今年低300元左右,其中建筑类钢材难以延续今年偏强格局,年均价降幅高于其它品种。
“我的钢铁网”2012年行业报告认为,整体来说均价下移可能在5%左右,钢价会呈前低后高的走势,整体水平低于2011年。2012年8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2011年未完成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可能会有一个缓慢爬升过程,而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到五六月份。
2011年由于铁矿石成本与钢材价格的双重挤压,钢铁行业继续保持微利的格局。对于2012年的行业发展,大部分券商研究员仍维持行业弱势的判断,认为未来钢铁供需增幅将双双回落,行业盈利难有明显改观。但在普钢发展成熟后,特钢、新材料等细分行业有望取得快速成长。
弱势局面难以扭转
成本和需求是影响钢铁行业盈利的两大关键点,然而由于铁矿石价格仍保持高位,下游行业需求明显放缓,券商研究员对行业预期并不乐观。
国信证券认为,2012年钢铁供需增幅将双双回落,行业在转型格局下弱势前行。从消费来看,预计全年粗钢表观消费为6.8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5.32%;粗钢产量为7.17亿吨左右,同比增长4.51%。伴随供需增幅双回落,产能过剩压力日趋扩大,产能过剩约22%。行业仍将处于微利状态。从2012年铁矿石价格走势来看,预计2012-2013年铁矿石价格将较2011年有所下跌,但能够维持在130-150美元/吨之间,矿石供应大幅增长将在2013年后出现。
银河证券分析师胡皓指出,中国钢材需求经过10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平稳增长期,2012年产能利用率达到89.4%,行业供需格局基本上仍能向积极方向转变;但产量增速大于需求增速,明年行业仍不乐观。不过,胡皓认为,近几年我国矿石新增项目达到31个,涉及总产能近1.2亿吨。方面,2011-2014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等巨头也有不少新项目投产,因此2012-2013年矿石供需将发生逆转。
华泰联合分析师赵湘鄂也认为,2012年钢铁形势依然严峻,盈利问题仍为行业投资瓶颈。明年影响钢铁行业的投资、内需、净出口“三驾马车”减速概率较大;钢铁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力度是关键。明年铁矿石继续高度依赖进口,钢厂采购定价能力不足,行业延续低盈利的运行态势。
细分品种有机会
尽管2012年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仍难打破,但是在普钢发展成熟后,钢铁业一些细分品种仍面临着发展良机。
中投证券研究员初学良指出,特钢、高端管材、新材料等是普钢成熟后迅速崛起的行业,随着下游行业升级需求提速,细分子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十二五将是特钢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特钢的强劲增长启动时点是城镇化率度过快速增长期、钢铁市场容量基本饱和之时。”初学良直言,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言,我国特钢行业还面临较大的发展空间。以15%的保守比例估计,我国特钢产品产量应该达到9000万吨以上,相对于目前3000万吨的水平还有2倍的市场容量。
广发证券(000776)分析师冯刚勇表示,普钢产品结构优化任务艰巨,重点是开发高强度螺纹钢、汽车用冷轧及镀锌板、高压容器钢板、造船板、铁路用车轮车轴钢等关键品种。特钢迎来发展契机,“十二五”期间合金弹簧钢、不锈钢需求增幅将超过70%,合金模具钢超过60%,轴承钢超过30%,齿轮钢超过20%。未来钢材深加工将是大势所趋。
申银万国分析师郑治国则认为,在总量增长的过程中,投资性的钢铁需求会逐步减弱,消费性的钢铁需求将逐渐增强。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钢铁行业需求增长空间较大的品种是以冷轧为代表的消费型钢材品种。(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