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辽宁装备制造业怎样提高产业丰厚度

发布时间:2011-11-1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1至8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4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比重达到40%。
  在全省工业的效益舞台上,辽宁装备制造业独领风骚、占尽风头,原因在于下大力气做好了“提高产业丰厚度”这门“功课”。
  作为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肩负着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历史重任,在全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围绕提高产业丰厚度,尽快培育一批大而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水平的产业集群,对于辽宁装备制造业来说,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行业本身,其影响也不仅仅局限在辽宁。
  从2010年开始,我省已明确提高产业丰厚度的首要任务是做强传统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也已开始在掌握重大核心技术、拉长产业链、做强配套、做大规模等方面寻求新的更大突破,继续争做共和国的“装备部”,并在世界舞台拥有重要席位。
  辽宁装备制造业一场深刻的变化已在“发酵”中。
  一道必须尽快迈过的“门槛”
  今年6月,中国支超大型船用曲轴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研制成功,为我国造船业拉长产业链平添了“关键一环”,也吸引了世界同行的目光。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这根 “大曲轴”将带来很多改变。
  长期以来,中国造船界存在着 “船等机(发动机)”、“机等轴(曲轴)”的问题。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中国船用发动机的 “软肋”很大程度上是由曲轴研制能力薄弱造成的,进而造成国内船企很多发动机要进口、国内发动机厂很多曲轴要进口的局面,利润就这样被国外企业拿走了。
  统计调查显示,目前,日韩两国船企本土配套率在90%左右,我国造船企业平均配套率不足50%,我省造船企业省内配套率则更低一些。过去有个形象的说法:我们造的是“船壳子”,指的就是配套率低随之带来利润率低。
  对于辽宁造船业来说,围绕提高产业丰厚度加快做强配套,发展潜力很大,利润空间也很大。如今,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已经强势崛起。
  与造船业亟待加强配套类似的情况,在辽宁装备制造业其他行业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特别是缺少大而强的企业、大的产业集群不多等实际,更决定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提高产业丰厚度必须主动而为、积极而为,等不得、慢不得。
  提高产业丰厚度,是辽宁装备制造业必须尽快迈过的一道“门槛”!
  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改造,辽宁装备制造业在一些重大装备领域的比较优势已相当明显,在机床、重型设备、电力、机车等整机以及轴承等零部件方面,我省有一批国内领先、知名的龙头企业,很多在国内都是无可争议的行业“老大”。
  提高产业丰厚度,辽宁装备制造业既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也积累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在一些重点领域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大而强的新突破。
  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既有临海临港优势,又在进行着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再次挺立潮头。
  “龙头”突破与集群崛起的协奏
  今年上半年,沈阳机床集团生产数控机床近1.8万台,同比增长50.5%。即使以这样的增幅,仍满足不了供不应求的市场,高端数控机床的订货排期已超过3个月。
  半年1.8万台数控机床,这是过去想都想不到的事。5年前,沈阳机床一年也就生产万台左右数控机床,而数控产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机床企业的实力。去年年底,沈阳机床作出了一项轰动业界的决策:普通机床全部“代工”出去,腾出来的要素资源集中用于生产高档数控机床。
  作出这样抉择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沈阳机床的数控产品必须“过硬”,否则市场“不认”;以“新五类”为代表的一批结构调整新产品,也给了沈阳机床要做世界行业的底气。
  以沈阳机床集团为龙头,在沈阳市沈西工业走廊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一个千亿元规模的机床产业集群也正在崛起,包括德马吉、森精机等一批世界机床巨头开始在沈阳投资建厂,一批关键零部件企业也纷纷落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沈阳市的机床产业一直是沈阳机床集团一枝独秀,如今正在变成“春色满园”。
  辽宁装备制造业正围绕着龙头企业,把产业集群做起来,提高产业丰厚度,由过去一个个龙头企业的“单兵作战“,衍变成集整机、零部件和生产服务性等企业分工协作于一体的集群式竞争,不断提高产业的完整度和竞争力,不断做大地区经济总量。我省提出的每个市都要形成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每个县都要形成一个百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装备制造业担负着重任。
  随着以瓦轴集团为龙头的大连市瓦房店千亿元轴承产业集群,以及阜新液压、锦州光伏等一批产业集群加速成长,一场装备制造业全行业提高产业丰厚度的好戏正在辽宁大地上演。
  利润占到规模工业的40%
  7月19日,沈鼓集团为国家西气东输重点工程配套的国产化台长输管线压缩机组在经历了恶劣环境下安全、可靠及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转的考验后发运出厂,又一个首台(套)项目镌刻上了辽宁装备的印记。
  沈鼓集团通过与美国GE公司合作,坚持消化引进技术再创新,不仅掌握了长输管线压缩机组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的能力,还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一系列新专利、新技术,这些都已经融入到了这套机组上。
  此前的6月22日,百万吨级蒸汽回转干燥机也在我省成功实现国产化,同样具有首台(套)意义。
  瓦轴集团掌握了5兆瓦风力机组配套轴承的研制技术,从而成为全球仅有的3家具有此能力的企业之一后,我国风电机组的进口轴承价格便由210万元降至60万元。
  辽宁装备制造业不断取得的新成果,为产业丰厚度的提升不断增加砝码。这些自主创新的首台(套),其魅力还不仅体现在价格上,有些关键核心设备花钱也买不来,必须靠自己干。惟有坚持自主创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才能收到实质性的成效。无论是龙头企业的结构调整,还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的支撑。
  今年上半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301.8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比重接近40%,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增幅均居东部沿海装备制造业发达省份之首。
  随着提高产业丰厚度目标的一个个实现,人们看到的将是崭新的辽宁装备制造业。(辽沈晚报)
微信
weixinsao佰联微信平台
微信号码:BL168168
微信
weixinsao轴承通

 

佰联声明
  • 本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我们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本网编译和自行采编制作的信息,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注明:“来源:佰联轴承网”。
  • 本网所有信息敬请投资者谨慎采用,本网不承担因信息失实、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 如果本网转载的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29-82491203。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