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推动钢材价格上涨 10家上市钢企年报预喜

发布时间:2017-12-07
  早在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50.8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6倍。


 

  近期,钢铁作为黑色金属演练和压延加工业的代表,各个品种的价格也在上涨。11月中下旬以来,钢材价格保持了强劲的上涨势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27日—12月1日,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21.23点,环比上涨2.57点,涨幅为2.16%。其中,高速线材价格为4645元/吨,周环比上涨190元/吨;螺纹钢价格为4480元/吨,周环比上涨194元/吨。进入12月份,部分钢铁企业公布的价格调整信息显示,部分长材产品的价格已经突破5000元/吨。钢材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多因素致钢价上涨

  就11月份钢价上涨现象,昨日,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一方面,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开始显现,去产能特别是“地条钢”的有效清除,使市场竞争回归良性,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各地环保限产对钢材供给产生了影响,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双双下降。

  据公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粗钢日均产量233.42万吨,较9月份下降2.51%,为Z近5个月以来的低点。而从11月15日开始,北方钢厂限产已经全面展开,钢厂高炉开工率降至历史低位,因此粗钢产量仍将处于下降的趋势。而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均已至历史低位,随着限产和环保的深入,供应减少仍将是支撑钢价的重要因素。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虽然有所回落,但11月份北方部分工程正处于赶工期,南方仍在施工旺季,工地采购量持续处于高位,钢价的上涨更是刺激了终端以及中间商的备货热情,市场成交情况持续活跃。但随着北方天气的转冷,以及采暖季工地停工增加,进入12月份后,下游需求或将有所减弱。

  原材料价格整体也处于上涨过程,其中钢坯、废钢价格大涨,进口矿价格明显回升,焦炭价格先跌后涨。但随着钢价持续大涨,钢企盈利仍在不断攀出新高。根据金联创的数据模型可以看出,目前各品种的盈利普遍超过千元,且当前各钢厂订货情况普遍较好,钢厂原材料库存也处于低位,对原料冬储积极性较高,因此后期原材料成本整体将有所上涨。

  另外,市场库存继续大幅下降,螺纹钢社会库存也处于历史低位,市场出现缺货和断规格的现象,局部地区资源比较紧张,使得上周螺纹价格大幅上涨,多个市场涨幅逾200元/吨;而上周全国主要城市热卷库存均呈下降态势,这与全国钢厂进入集中检修息息相关,热卷价格亦获较强支撑。

  多家钢企年报预喜

  据《证券日报》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5日,我国上市钢企中已有11家发布了年报预告,其中,2家略增、1家扭亏、1家续亏、1家续盈、6家预增。

  据这11家公司公布的预计数据显示,三钢闽光的预计净利润Z高,为31.18亿元至35.83亿元,同比增长286%。对此,公司方面称,2017年,国家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至6月底共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630多家,涉及产能1.4亿吨—1.6亿吨,8月底已提前完成了钢铁行业2017年去产能5000万吨的目标,改善了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恶性、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益,为公司取得良好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专项行动,以及在严格的环保督查等政策措施的大力推进下,预计钢材供给将减少、北材南下亦将得到抑制,福建钢材市场库存仍将处于较低水平,钢材价格仍将处于较高水平,四季度公司的经营环境仍将较为有利。

  除三钢闽光外,沙钢股份、永兴铁钢等公司的预计净利润也比较靠前。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钢铁业的亏损大户*ST重钢预计全年净利润将实现扭亏。

  10月31日,*ST重钢公布2017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2017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06%;净亏损8.82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30.91亿元大幅减亏,公司预计2017年全年将实现盈利。*ST重钢表示,三季度实现减亏主要是因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回暖,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成本控制等因素。

 
微信
weixinsao佰联微信平台
微信号码:BL168168
微信
weixinsao轴承通

 

佰联声明
  • 本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我们力求安全及时、准确无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观点赞同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 本网编译和自行采编制作的信息,其他媒体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注明:“来源:佰联轴承网”。
  • 本网所有信息敬请投资者谨慎采用,本网不承担因信息失实、滞后等原因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 如果本网转载的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电话:029-82491203。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