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刚满20岁的刘中平从辽宁瓦房店轴承厂来到贺兰山脚下,参与到火热的三线建设中,为荒滩上创奇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日前,记者走进刘中平的家中,听他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刘中平在家翻阅自己的日记。
追逐理想之光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天,支部大会同意我为中共预备党员了,这是我‘政治生命’中一件大事,激动、兴奋,热泪夺眶而出。但是又十分惭愧,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还不如大海里一滴水……”这段话摘自刘中平1966年7月21日的日记。
1966年,刘中平19岁,在辽宁瓦房店轴承厂工作。1967年元旦过后的第二天,辽宁瓦房店轴承厂领导找刘中平谈话,决定选派他和另外一名同事到宁夏参加西北轴承厂(简称西轴)筹建工作。“那时我只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没什么工作经验,但领导说,你是一名共产党员,没有经验可以向老同志学习。我便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的决定。当年1月15日,单位为我俩赴西北专门召开了欢送座谈会,会后又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抚摸着手中一张张泛黄的老相片,刘中平的思绪被拉回到当时。
在那个炽热的年代,“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青年人的至高理想。1月16日,刘中平便和15名战友怀揣理想与希望,踏上前往宁夏的火车,几日几夜颠簸终于抵达银川。到银川火车站后,他们又乘坐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近3个小时的行驶,到达平罗县西大滩以西的贺兰山大水沟。
“当时的银川根本不像城市,比县城还小。”这是刘中平对银川的最初印象,他说,那时除了两座古楼,都是低矮的土坯房,且物资匮乏。
大水沟到处一片荒凉,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住的是“干打垒”的土坯房,喝的是河水,吃的用的全部需要从银川拉运过来,生活环境与刘中平老家相比天壤之别。尽管如此,大家都很乐观,精气神十足,修路架桥、铺设线路、兴建厂房、安装设备……因为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早日将西轴建成投产。
扎根第二故乡
挥洒青春支援三线建设
刘中平缺乏工作经验,他便每天勤勤恳恳跟着同事们学习。“那会儿年轻,精力旺盛,干什么都不觉得苦和累,满心想再多做一点。”纵使如今年岁已高,但回忆起当时,刘中平仍旧满怀力量和热情。
“刚来时,我被任命为厂团委副书记,在厂党委的号召下,团委组织全体共青团员、青年突击队员到贺兰山打荆条盖房子。在老工人的带领下,以青年人为主的工程队进山挖煤、烧石灰、采石料,大家齐心协力盖起了近万平方米的宿舍。”刘中平说。
西轴建设初期,修路、招工等工作同步进行。刘中平作为党员,主要参与工厂招工。
“我第一次招工去的地方是辽宁凤城,招了20多名工人。第二次去的是北京,招了300多名工人。那时候西轴规模非常大,很多人都想到这里工作。对于积极报名的人员,我们还要进行层层筛选。”刘中平说,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在北京招工时,有位报名者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没有被录用,抱着他痛哭流涕。
“我爱人也是我从北京招工过来的。”刘中平笑着说,1968年,他们在北京招聘了一批工人,其中就有他的妻子。后来,他们在工作中慢慢认识、彼此熟悉、结婚生子,在宁夏安了家。
1985年,因工作需要,刘中平调离西轴,到自治区原重工业厅等单位工作。“在西轴工作了18年,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最精彩的时光。”刘中平说,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几大本厚厚的日记本,记录了他在西轴的火红青春,他时常拿出来翻看,他也经常和以前的同事们回到大水沟,细细回忆属于他们的峥嵘岁月。
1973年,共青团西北轴承厂第一届委员会成员合影留念。刘中平在前排右二。
传承使命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党工作几十年的退休老同志,刘中平深知,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在对两个女儿的教育中,他一直不忘把深厚的家国情怀融进家风家训和日常的一言一行,女儿们在他的影响下,积极努力工作,为宁夏建设贡献力量。
“平时在家,爸爸就经常把他以前吃苦耐劳、奉献在先的精神讲给我们听。我们姊妹作为三线人的后代,要把三线精神继续传递下去。”刘中平的女儿说。
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普通科员到走上管理岗位,刘中平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总是时刻牢记三线精神,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不变的情怀。
2007年,刘中平退休后,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推荐他担任北安小区党支部书记。“我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七八年,义务给大家写材料、讲党课、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只要社区有需要,我都会积极参与。”刘中平说。
“在那沸腾的群山里,在那奔腾的黄河边,我们年轻的轴承工人,英姿焕发、斗志昂扬……”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刘中平哼唱了歌曲《轴承工人之歌》,简单的歌词,却饱含无数情怀。当年生龙活虎的青春早已不在,但一批批三线人不畏艰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在塞上大地薪火相传。
(信息来源:华兴时报)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